TPR原料的加工方式多样,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加工方法:
注塑成型:
单物料注塑:产品只使用一种TPR材料注塑加工成型。
双(多)物料注塑:包括包胶二次注塑(一次注塑胶件需从模具取出再放到另一套模具去二次成型包胶TPR)和双色(多色)注塑(塑胶件不用从模具取出,只需旋转模头,换另一个射料嘴再次注塑)。
注塑成型既快速又经济,一般用于热塑性塑料的注塑成型方法和设备均可用于TPR原料。
挤出成型:
使用螺杆塑化,再开合适的口型模,利用压力挤出成需要形状的条状、片状或异型挤出制品。
常见的TPR挤出条制品包括家具密封条、封边条、汽车窗密封条等。
吹塑成型:
用挤出机做出预吹塑胚体,再用吹塑辅助设备将胚体吹塑成为需要的形体尺寸。
吹塑成型对TPR材料的熔体强度要求较高,目前应用相对较少,主要用于制作厚度较厚、结构较为简单的吹塑制品。
流涎成型(淋膜):
用压出机、压延机等设备,将TPR熔体制成厚度在0.05~0.5mm的薄膜。
这类加工方式通常需要特殊配混体系的TPR材料。
包胶成型:
TPR原料可与PP、ABS、PC/ABS、PA、PS、PE等基体材料复合注塑成型或与金属材料复合成型。
包胶过程中需注意材料选择与匹配、加工温度控制、压力设置、排气处理以及模具设计等因素。
其他成型方式:
如淋膜流涎(背胶)、吹塑成型(对熔体强度要求高,应用较少)、搪胶(滚塑)成型(模仿PVC搪胶工艺,但TPR的流变性使其难以成熟运作)等。
TPR原料的流涎成型和注塑成型在工艺原理、生产效率、适用产品类型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,以下是具体分析:
工艺原理
流涎成型:将物料加入增塑剂溶剂调制成具有一定粘度的流动料浆,依靠料浆的自重通过流涎机的机嘴在流涎机中的钢带上形成料浆带,然后干燥成型。它是薄膜制品的一种机械化、自动化新工艺。
注塑成型:将热塑性橡胶(TPR)原料加热至熔融状态,并注入模具中冷却固化,从而得到具有特定形状和性能的塑料制品。
生产效率与成本
流涎成型:相较于传统的注塑成型和挤出成型,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低的成本,可以实现大规模的生产。
注塑成型:成型周期短,能一次成型外形复杂、尺寸准确的制品,生产效率也较高,但相较于流涎成型,在生产薄膜类制品时效率可能较低,成本也可能较高。
适用产品类型
流涎成型:具有优异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稳定性,能够满足各种高精度和高品质的产品需求,适用于生产复合薄膜、箱包内衬等薄膜制品。
注塑成型:能够制造出品质优良、外观精美的产品,在汽车、电子、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,适用于生产各种形状复杂、尺寸准确的塑料制品,如汽车塑料部件、消费电子产品塑料外壳等。
产品特性
流涎成型:所得薄膜厚度可以很小,Z薄者仅为5 - 10um,而且膜的厚度均一性高,也不易带入机械杂质,因而膜的透明度高,内应力小,特别适合高光学性能的使用要求。适用于汽车、电子、医疗等领域,可生产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塑料制品。
设备与操作
流涎成型:常用的设备是不锈钢带式流涎机,操作相对复杂,需要控制料浆的粘度、流涎速度、干燥温度等参数。
注塑成型:使用注塑机进行成型,操作相对简单,但需要严格控制温度、压力、注射速度等参数,以确保制品的质量。
服务热线:177-8338-0548 023-6713-6403 178-2368-1203
邮箱地址:zl-tpe@qq.com
公司地址:重庆市高新区白市驿镇农科大道66号37栋984-95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