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PE(热塑性弹性体)造粒工艺是将预混料通过挤出、切粒等工序制成颗粒状产品的过程,其质量直接影响后续加工性能及制品性能。以下从工艺流程、设备选型、关键参数控制、常见问题处理四方面系统阐述:
一、工艺流程设计
预混料制备
计量精度:采用失重式喂料系统,各组分误差≤0.5%。
预混时间:高速搅拌机(1000-1500rpm)混合5-10分钟,确保色母、助剂均匀分散。
挤出造粒
单螺杆挤出机:
适用场景:低粘度TPE(如SEBS基材),产量≤200kg/h。
螺杆长径比(L/D):24-28,压缩比2.5-3.0。
双螺杆挤出机:
适用场景:高填充配方(填料>30phr)、需强剪切体系。
螺杆构型:积木式组合,含输送段、熔融段、混炼段、排气段、挤出段。
冷却与切粒
冷却方式:
水环冷却:适用于硬质TPE(硬度>80 Shore A),粒料温度降至60-80℃。
水下切粒:适用于软质TPE(硬度<50 Shore A),减少粘连,粒径均匀性±0.1mm。
切粒刀具:采用硬质合金刀片,刃口角度15°-20°,寿命≥800小时。
二、关键设备选型
挤出机核心部件
螺杆元件:
输送块:螺纹导程递减(从喂料段到计量段),提升压缩比。
捏合块:错列角45°/60°,强化分散混合。
反螺纹元件:控制返混,适用于高粘度体系。
机筒设计:
槽型机筒:提升输送效率,适用于高填充配方。
屏障型机筒:强化塑化,适用于结晶性树脂(如PP)。
模头与切粒系统
模头流道:
圆形流道:适用于单螺杆挤出,直径误差≤0.05mm。
衣架型流道:适用于双螺杆挤出,流道长度比1:1.2,确保流量均匀。
切粒装置:
拉条切粒:线速度匹配挤出量,误差≤1%。
水下切粒:刀盘转速200-1500rpm,与挤出速度同步(±2%误差)。
三、工艺参数控制
温度控制
单螺杆挤出:
喂料段:140-160℃,防止物料架桥。
压缩段:160-180℃,确保物料熔融。
计量段:180-200℃,准确控制粘度。
双螺杆挤出:
侧喂料口:140-160℃,避免预混料结块。
熔融段:180-220℃,充分塑化。
真空段:170-190℃,减少挥发分。
转速与扭矩
螺杆转速:
单螺杆:20-60rpm,高转速提升产量但增加能耗。
双螺杆:300-800rpm,优化剪切与输送平衡。
扭矩监控:
扭矩波动≤5%,异常升高可能预示设备过载或物料降解。
真空度控制
排气段真空度:≥-0.08MPa,去除水分及低分子挥发分。
真空泵选型:水环泵(低真空)或螺杆泵(高真空),根据物料挥发分含量选择。
四、质量控制与常见问题处理
外观缺陷
连粒:切粒刀磨损或水温过高,需更换刀片(刃口磨损>0.2mm)或降低水温(软质TPE水温≤40℃)。
气孔:真空不足或物料含水,检查真空泵并强化干燥(露点≤-40℃)。
性能波动
熔指偏差:挤出温度波动或螺杆磨损,采用PID温控(精度±1℃)并定期检测螺杆间隙(>0.3mm需修复)。
拉伸强度低:填料分散不良或界面结合弱,添加相容剂(如MAH-g-SEBS)用量2-5phr。
设备维护
螺杆清理:使用PURGE化合物(如Chemtrend 8823),清洗温度高于生产温度10-20℃。
模头保养:每班拆卸清理流道,残留物厚度≤0.1mm。
五、创新工艺应用
反应挤出技术
在挤出机中引入动态硫化反应,制备TPV(热塑性硫化胶),需准确控制硫化剂(如DCP)注入位置(熔融段后期)及停留时间(1-2分钟)。
纳米复合造粒
添加纳米蒙脱土(用量2-5phr),通过侧喂料口加入,配合超声辅助分散,提升拉伸强度30-50%。
在线检测与闭环控制
安装近红外光谱仪(NIR),实时监测组分偏差(如增塑剂含量误差≤0.5phr),反馈调节喂料量。
总结:TPE造粒工艺需通过“配方-设备-工艺”三要素协同优化,核心控制点包括温度精度(±1℃)、剪切强度(扭矩波动≤5%)及真空度(≥-0.08MPa)。结合在线检测与纳米改性技术,可实现效率提升20%、能耗降低15%,并满足医疗、汽车等领域对TPE颗粒的高性能需求。
服务热线:177-8338-0548 023-6713-6403 178-2368-1203
邮箱地址:zl-tpe@qq.com
公司地址:重庆市高新区白市驿镇农科大道66号37栋984-958号